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聽過一句諺語,“螞蟻搬家蛇過道,今日必有大雨到”那么,螞蟻為什么會在雨前搬家呢?

其實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項特殊本領,我們知道,雨的形成是潮濕的空氣遇到冷空氣。我們在天氣預報中也經常聽到,某地受到某股冷空氣影響,某個時間會降雨。而螞蟻正是具備感知空氣濕度和冷空氣的能力所以對即將到來的大雨具有預警能力。那么,螞蟻為什么會在大雨前搬家呢?直接住到安全的地方不就得了嗎?
螞蟻對洞穴的濕度有很高的要求,洞穴的泥土內要含有一定的水分,但是也不能過多,一般在含水量15——45%之間都算是比較舒適的,超過這個范圍就會受到影響。當大雨即將到來時,螞蟻要將家搬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去,從理論上講,即使是大雨降臨,地勢較高的地方不容易積水,洞穴內即使是有部分通過土壤滲入的水分,但是可以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圍,而地勢低洼的地方可能就濕度過大,不適宜生存了;當雨過天晴,艷陽高照以后,高燥的地勢水分含量幾乎沒有了,但是地勢低洼地區還可以存留一部分水分,地下洞穴內可以確保15%以上的含水量,比較適合居住,因此螞蟻一般在雨前、雨后都會有搬家的行為。因此,每個蟻群都有不止一個洞穴,一般都是2——3個,一般集中存儲糧食的只有低洼處的一個,避雨的臨時行宮有中、高、超高等幾個臨時避難所,當大雨來臨是會攜帶部分避雨用的口糧,到中、高甚至超高的地區避難,去哪個洞穴往往根據對降雨量的預測而定。在天晴后空手返回洞穴。這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螞蟻雨前攜帶食物搬家,雨后卻很少見到大規模的攜帶食物搬家的行為。
螞蟻感知大雨,往往是依靠觸角,螞蟻的觸角上具有感知冷空氣可空氣濕度的神經元。通過神經元獲取的空氣濕度和冷空氣的溫度和速度等進行分析,獲得降雨的預測。當然,這是生物進化的一種本能,螞蟻還沒有高級到可以進行自我分析的能力。